图片名称

二次创业,为顺应时代而战

时间:

杨春怡

2020-06-15


二次创业是什么?就是企业在取得高速增长之后,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变革过程。其实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进行的一次战略转型,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。二次创业重在核心能力,本质是从借外力到练内功的转型,二次创业成功的标志就是拥有别人学不会、偷不走的核心能力。

二次创业事关企业生死存亡。企业发展如同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 停滞不前就是死路一条,想守摊子是守不住的。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,很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落在后面,甚至被市场所淘汰。企业的“二次创业”,是一个物竞天择、艰难痛苦的过程。谁能率先勇敢地迈出第一步,谁就将率先“轻盈转身”,实现“涅槃重生”。

“西藏有一种老鹰,活40年之后,嘴就会老化,抓不了猎物;这时候,它就会把嘴往岩石上磕,把老嘴磕下来,磕得鲜血淋漓,长出新嘴后,还能再活40年。否则,它就会饿死。”

决定一个企业持久竞争力的也许除了专业,还要有能够快速迭代创新的能力。过去的经验和专业度,可能很快被模仿或者超越。一个人过去十年的经验,也许在一些行业来说,可能只需要不到1年的时间就会被超越,不要认为有些专业领域是无法被超越的。当我们看到,讲究专业水平的棋手李世石被alphago击败的时候,就知道没有什么不可能了。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改变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。

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产品由盛到衰的周期加快。80年前,美国上市公司挑选标准普尔股票指数的样本公司平均能存活90年;40年前,样本公司的平均寿命降到35年;目前,这个数字仅为15年,甚至有专家认为,未来大公司的寿命可能降到区区5年。

过去我们进行企业规划的时候,必须要规划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,从产品设计到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渠道管理以及售后。企业会在这条价值链的每一个模块都建立自己的团队,拥有全产业链的企业曾经被视为有竞争力的表现。而在今天的模式下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横向的完整性,而是来自于纵向的深度。一家善于自身领域深度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。正如我们熟知的UBER不拥有车辆,但是在她的领域做到了极致。

中国的创新创业热潮其实已经开始10年了,从2014开始形成了高潮,最新的一轮高潮就是李克强总理讲的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。国家已经通过创业和创新来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,并且把它当作了国家经济后续增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动机。在这种前提之下,一个哪怕稍微迟钝一点的人,都能够抓住时代特征。国家政策多少年向我们抛魅眼,希望把这样的企业的热情和资源整合起来。

东方风来满眼春,日津科技从2016年开启二次创业模式,历时4年,风雨兼行,深耕智能硬件领域,不断求索创新商业模式,持续修炼内功,厚积薄发,经历了转型的阵痛,高层变动,末位淘汰,员工结构“大换血”,通过一次次在管理层面的推倒、重组、优化和升级,于2019年彻底转型实现。成为了一家以创新应用为核心能力的高科技公司,我们是中国智能硬件防水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引领者。

现在的日津集团承载着日津人的希望已经扬帆远航,我们拥有完整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室,有英明的领路人掌舵,有日津色彩的企业文化,有日津的核心价值观,有18年细分市场的深度耕耘。我们乘风破浪,披荆斩棘正稳稳的航行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。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,坚信明天会更好。

我们的未来需要日津人去创造,同时我们肩负着国家使命“打破国外垄断,替代进口产品”,为了实现未来3-5年的战略目标,我们时刻要保持归零的心态和时代脉搏共舞的节奏,居安思危,艰苦奋斗,像当初创业那样从无到有,从有到强。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

让我们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。

创业,我们,企业,一个,二次,核心,创新,领域,就是